吴泽霖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儿科
儿童低钠血症可能是由于摄入钠过少、丢失钠过多、先天性肾功能不全、急性肾小管坏死、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等原因导致。
1、摄入钠过少
如果儿童平时摄入的钠比较少,可能会导致体内的钠离子摄入不足,从而引起低钠血症。建议患儿可以适当进食含钠的食物。同时,患儿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化钠溶液、葡萄糖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2、丢失钠过多
如果儿童出现频繁腹泻、呕吐等情况,可能会导致钠离子随着大便排出体外,从而引起低钠血症。建议患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口服补液盐进行治疗。
3、先天性肾功能不全
先天性肾功能不全通常是由于遗传、感染等因素引起的肾脏功能障碍。由于肾脏功能不全,导致钠离子无法排出体外,从而引起低钠血症。患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呋塞米、螺内酯等药物进行治疗。
4、急性肾小管坏死
急性肾小管坏死是指由于肾脏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肾脏功能急性受到损害的疾病。临床上一般会引起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由于肾小管功能受损,可能会导致钠离子排出减少,从而引起低钠血症的情况。建议患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呋塞米、碳酸氢钠等药物进行治疗。
5、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主要是由于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一般会表现为口渴、多饮、多尿等症状。建议患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去氨加压素、醋酸去氨加压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患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清淡,可以多吃些富含钠的食物,比如海带、紫菜等,但要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如果患儿出现低钠血症,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