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彬 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全科
强酸、强碱均属于无机化合物,其中毒的病理机制主要涉及对人体组织的强烈腐蚀和破坏作用。
强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接触人体后,会迅速与蛋白质、脂肪等组织成分发生反应,能使蛋白质凝固,形成凝固性坏死。比如皮肤接触强酸后,会出现局部组织发白、变硬,随后可形成溃疡和坏死。如果误服强酸,会对口腔、食管及胃黏膜造成严重损伤,可导致黏膜水肿、出血、糜烂甚至穿孔。同时,强酸还可能引起喉头水肿,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此外,强酸被吸收后,会影响体内酸碱平衡,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对肾脏等器官也会产生损害,严重时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强碱同样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接触人体后,强碱能迅速与组织中的脂肪发生皂化反应,并使蛋白质溶解,形成液化性坏死。皮肤接触强碱可出现红肿、水疱、糜烂等。误服强碱会严重损伤上消化道,使黏膜充血、水肿、溃疡形成,严重时也可发生穿孔。强碱还会破坏胃黏膜的屏障功能,使胃酸等消化液更容易侵袭深层组织,加重损伤。同时,强碱被吸收后,也会影响酸碱平衡,引起代谢性碱中毒,对心、肝、肾等器官产生不良影响。总之,强酸强碱中毒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局部和全身损害。
对于强酸、强碱中毒者而言,应立即脱离现场,脱去污染衣服,用清水彻底清洗身体,若条件允许,可以使用弱酸中和残余的强酸、强碱。另外,还需要遵医嘱使用碳酸氢钠溶液进行湿敷治疗,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必要时还需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