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鸿智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 骨科
骨质疏松症的骨痛一般在月经期、劳累后、负重后、受凉后、饥饿感加重时会加重。
1、月经期
女性在月经期时,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出现升高的情况,会刺激子宫内膜脱落,从而出现阴道出血的现象。此时患者的骨质可能会发生疏松,从而导致患者出现骨痛的症状。建议患者在月经期间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疼痛症状。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非甾体抗炎药进行治疗。
2、劳累后
由于骨量的流失会导致骨骼的支撑能力下降,所以在劳累后会出现明显的疼痛症状。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以免加重疼痛症状。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局部热敷的方式,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疼痛症状。
3、负重后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骨质会发生退行性病变,负重后会加重关节负担,导致局部的肌肉出现损伤,也会引起疼痛的症状。建议患者平时要避免做剧烈的运动锻炼,也要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如果出现了明显的不适症状,可以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比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
4、受凉后
受凉后会导致局部的肌肉痉挛,也会影响到血液的循环,从而导致疼痛的症状更加明显。患者平时可以多吃一些温热的食物,也可以适当喝红糖水,可以达到驱寒的效果。
5、饥饿感加重时
饥饿感容易导致钙流失增加及雌激素分泌减少而使骨质疏松病情加重。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的时候,饮食中的糖类不足以提供能量,而体内蛋白质将会加速分解以释放出能量供给糖类消化吸收的速度,会使钙质流失量更大。最好定时定量吃饭,不要过饱或者过饥来弥补因人为造成的饭量不足和饥饿感不足。均衡的营养有助于机体代谢正常以及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低热量高蛋白食物能保持机体的营养平衡而不恶性消耗,达到抗病能力的提升的目的。
如果患者症状比较严重,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