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神经内科
老年人大便失禁可以采取饮食调整、定时排便、锻炼盆底肌、使用成人纸尿裤、药物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饮食调整
通过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如燕麦、芹菜等来改善大便性状,减少便秘的发生率。建议每天定时进行三餐,早晨7点早餐,中午12点午餐,晚上6点晚餐。膳食纤维能够吸收水分并软化大便,促进肠道蠕动,从而缓解排便困难。
2.定时排便
建立规律的排便时间可以帮助训练结肠反射性收缩,形成固定的排便生物钟。建议老年人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进行排便,如早晨起床后或餐后一小时,以便身体逐渐适应并形成规律的排便习惯。定期排便有助于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减少因生活不规律导致的大便失禁风险。
3.锻炼盆底肌
可以通过提肛运动、凯格尔运动等方式增强盆底肌肉力量。建议选择早晨起床后或晚上睡前进行锻炼,每天两次,每次时间约为10-15分钟。盆底肌肉是支持膀胱、子宫及直肠的重要结构,加强其功能可有效控制排泄活动。
4.使用成人纸尿裤
成人纸尿裤是一种贴身穿戴的产品,用于收集人体排泄物。建议家人每4-5小时检查一次,并在需要时提醒并帮助老人更换纸尿裤。对于存在大小便失禁或其他行动不便者而言,成人纸尿裤提供了方便且卫生的解决方案。
5.药物治疗
如果是便秘导致的大便失禁,其药物治疗包括口服轻泻剂如乳果糖口服溶液以及局部应用栓剂如开塞露,但需要注意药物的使用应严格遵照医生的处方。这些药物旨在软化大便、润滑直肠黏膜或刺激排便反射以减轻排便时的不适感。乳果糖口服溶液服用时可以使用药盒中附赠的量杯,按照医生的建议量取适量的药物进行口服;开塞露使用时患者需要侧躺并弯曲双膝,随后将药液挤入直肠内拔出,此操作具有一定风险,建议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操作。
在老年人出现大便失禁的情况下,应避免食用高脂肪食物,如炸鸡、汉堡、炸薯条等,因为它们可能会加重腹泻症状。同时,家属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