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明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内分泌科
孕妇空腹血糖6.6mmol/L,餐后两小时8.1mmol/L,表明孕妇可能存在妊娠期血糖异常的情况,可能是遗传因素、孕期激素变化、体重增加、不健康饮食、缺乏运动等有关,建议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
1、遗传因素
如果孕妇的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那么孕妇自身患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遗传因素可能使孕妇的胰岛功能存在潜在缺陷,在孕期特殊的生理环境下,这种缺陷被放大,导致血糖调节出现问题。孕妇应定期使用血糖仪监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以便及时了解血糖变化情况。监测频率可根据血糖控制情况而定,一般建议每天至少监测4次,即空腹血糖和三餐后的2小时血糖。
2、孕期激素变化
怀孕后,孕妇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发生显著变化。胎盘会分泌多种激素,如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孕激素等,这些激素在一定程度上会拮抗胰岛素的作用,使得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是调节血糖水平的关键激素,当胰岛素作用受到抑制时,血糖就容易升高,导致孕妇出现空腹和餐后血糖均高于正常范围的情况。孕妇可遵医嘱口服伏格列波糖片、米格列醇片、达格列净片等药物控制血糖。
3、体重增加
孕期孕妇的体重通常会逐渐增加,这会加重身体各器官的负担,包括胰岛。胰岛细胞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稳定,但由于孕期的生理变化,胰岛素的分泌可能无法满足身体的需求,从而引发血糖升高。建议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如橄榄油、鱼油、坚果等,减少动物脂肪和油炸食品的摄入,以辅助控制体重。
4、不健康饮食
如果孕妇在孕期的饮食中含有大量的高糖和高脂肪食物,如糖果、油条等,身体消化吸收这些食物后,会迅速引起血糖上升。而且高脂肪食物可能会导致体重过度增加,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使血糖更难控制。建议孕妇多吃蔬菜如菠菜、西兰花、芹菜等,这些食物中的膳食纤维可以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避免餐后血糖迅速上升。
5、缺乏运动
怀孕后,部分孕妇担心运动会对胎儿造成影响,从而减少了日常活动量。缺乏运动使得身体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能力下降,肌肉组织不能有效地消耗多余的血糖,导致血糖在血液中积聚,引发血糖升高。孕妇可选择散步、孕妇瑜伽等运动方式,每天坚持30分钟左右,可分多次进行。
孕妇要严格按照产检计划定期进行产检,医生会通过测量孕妇的体重、宫高、腹围、血压等指标,结合血糖监测结果,评估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