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培华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中医科
通常情况下,艾灸后1-2小时可以抹药。
艾灸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疗法,是用艾叶制成艾条,然后再用艾条燃烧时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在艾灸后局部皮肤会出现红晕、发热的情况,此时不建议立即涂抹药物,以免导致皮肤出现损伤,也可能会影响到艾灸的效果。患者可以遵医嘱在进行艾灸后的1-2小时涂抹药物。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皮肤存在破损的患者,通常不建议进行艾灸治疗,以免导致皮肤损伤的情况加重。
另外,患者在进行艾灸治疗时需要注意保持室内清洁卫生,避免有害物质进入室内。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受凉。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