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间歇性跛行症状

2023-09-12 17:53:46
朱鹏

朱鹏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心血管外科

血管性间歇性跛行症状一般有疼痛、麻木、无力、酸胀、步态异常等。

1、疼痛

血管性间歇性跛行是由于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下肢供血不足,从而引起的跛行,患者在行走一段距离后,下肢会出现疼痛的情况,主要是因为行走后下肢肌肉耗氧量增加,而血管狭窄,不能及时供血,导致疼痛。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2、麻木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的下肢动脉血管逐渐狭窄、闭塞,容易导致下肢缺血,从而出现麻木的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能够促进神经的修复。

3、无力

血管性间歇性跛行会导致下肢的血管狭窄,从而引起下肢供血不足,患者会出现下肢无力的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4、酸胀

血管性间歇性跛行会导致下肢的血管狭窄,从而引起下肢供血不足,患者会出现酸胀的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尼莫地平片、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5、步态异常

血管性间歇性跛行的患者由于下肢的血液循环不畅,可能会导致下肢缺血,从而出现步态异常的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华法林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防止血栓形成。另外,患者也可以通过针灸、推拿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

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