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钢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骨科
在临床上,引起幼儿脚后跟疼痛的常见原因有过度劳累、外伤、缺钙、足底筋膜炎以及足弓塌陷。如果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1.过度劳累:由于幼儿长时间负重活动或者剧烈运动,导致局部肌肉劳损,乳酸堆积刺激末梢神经产生疼痛感。一般经过休息后可逐渐缓解,也可以通过按摩、热敷等方式减轻不适症状。
2.外伤:当幼儿受到撞击等外力作用时,会导致软组织损伤和骨折等情况发生,从而引发疼痛。若为软组织挫伤可通过冷敷来收缩毛细血管以消肿止痛;若是骨折则需要及时复位并使用石膏固定。
3.缺钙:由于幼儿生长发育过快,体内钙质不能满足身体需求,就会导致血钙降低,使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进而出现肌肉痉挛等症状,如腿部抽搐、疼痛等。此时可以遵医嘱服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碳酸钙D3颗粒等药物补充钙质,并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促进钙吸收。
4.足底筋膜炎:通常是由于长期穿高跟鞋等因素所诱发的一种无菌性炎症反应,炎症因子会刺激周围组织而产生疼痛感。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布洛芬颗粒、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进行抗炎镇痛处理。
5.足弓塌陷:如果幼儿先天性足弓发育异常,可能会出现足弓塌陷的情况,从而导致局部疼痛。建议家长及时带幼儿到医院,通过佩戴矫形鞋垫的方式进行矫正。必要时,也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还要注意合理饮食,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能够有效促进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