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痛一招解决方法是什么

2024-09-12 15:02:08

崔尚斌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脊柱外科

脚后跟痛一招解决方法是什么这种说法不正确,脚后跟痛的原因较多,需要根据具体的病因进行解决处理,常见原因有鞋子不合脚、足底筋膜炎、跟骨骨刺、跟腱炎、跟骨肿瘤等,解决方法有一般治疗、物理治疗等。
1.鞋子不合脚
鞋子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引发脚后跟疼痛。鞋子过大时,脚在鞋内不稳定,行走或运动过程中,脚后跟会不断与鞋内表面摩擦,容易造成脚跟处皮肤磨损、起水泡,进而引发疼痛。而鞋子过小会直接挤压脚后跟,导致局部压力过大,影响血液循环,长期如此会使脚后跟处的软组织受损,产生疼痛。购买鞋子时,建议在下午或傍晚时段去试穿,因为此时脚部经过一天的活动会有一定程度的肿胀,建议选择合脚的鞋子在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穿着都会比较舒适。试穿时,确保鞋子长度和宽度都合适,脚趾在鞋内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同时脚后跟处不感觉过紧或过松。一般来说,鞋子后跟部位能插入一根手指且不觉得紧,说明尺码比较合适。
2.足底筋膜炎
长时间站立、行走或跑步,体重过重,扁平足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足底筋膜过度拉伸和损伤,引起疼痛。建议进行休息,减少站立和行走时间,避免剧烈运动。可使用带有足弓支撑的鞋垫,减轻足底筋膜的压力。还可以坐在椅子上,将患脚放在对侧膝盖上,用手握住脚趾,缓慢地将脚趾向身体方向拉伸,保持15~30 秒,重复3~5次。每天进行多次足底筋膜拉伸运动,有助于缓解疼痛。
2.跟骨骨刺
长期的足底筋膜牵拉跟骨,导致跟骨骨质增生,形成骨刺,刺激周围组织引起疼痛。
可以进行超声波治疗、热敷等。热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可以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脚后跟处,每次20~30分钟,每天2~3次。还可以进行足部和小腿的肌肉强化训练,如踮脚尖、提踵等动作。每组10~15次,每天进行3~4组。增强肌肉力量可以减轻足底筋膜的负担,缓解疼痛。
3.跟腱炎
过度使用跟腱,如频繁的跳跃、跑步等运动,或者突然增加运动强度,都可能导致跟腱发炎,引起脚后跟疼痛。建议停止引起疼痛的运动,让跟腱得到充分的休息。可以使用拐杖或轮椅辅助行动,减少对跟腱的压力。如果疼痛严重,可以使用石膏或支具固定踝关节,限制跟腱的活动。此外进行超声波、激光等物理治疗,促进炎症的消退和组织的修复。也可以进行按摩,由专业的按摩师或康复治疗师进行跟腱周围的按摩,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5.跟骨肿瘤
跟骨内的良性或恶性肿瘤,如骨囊肿、骨肉瘤等,都可能引起脚后跟疼痛。一旦出现脚后跟疼痛持续不缓解,伴有肿胀、压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X线、CT、MRI等检查,明确病因。根据肿瘤的性质和分期,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如良性肿瘤可以进行刮除和植骨术,恶性肿瘤可能需要进行广泛切除、截肢等手术。同时,根据病情可能需要进行放疗、化疗等辅助治疗。
总之,脚后跟疼痛的原因较多,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