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 普内科
NEU一般是指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偏低多考虑是感染、风湿性关节炎、再生障碍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白血病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
1、感染
如果身体受到细菌感染,可能会导致中性粒细胞比例偏低,还会伴随身体发热、乏力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改善,同时要注意多加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性疾病,可能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遗传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关节红、肿、热等症状。同时,也可能会导致出现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进行抗炎止痛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红外线治疗、针灸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
3、再生障碍性贫血
若是患者长期接触电离辐射,可能会造成骨髓造血功能减退,从而诱发再生障碍性贫血,会出现头晕、乏力、心悸等症状,进行血常规检查时,会出现中性粒细胞比例偏低的情况。患者可遵医嘱口服司坦唑醇片、达那唑软胶囊等药物进行改善,还要避免接触有害的化学物质。
4、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会使身体出现发热、乏力、疲倦、体重下降等症状,还会使中性粒细胞比例偏低。患者可遵医嘱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吲哚美辛胶囊等药物进行改善,还要注意放松心情,避免精神压力过大。
5、白血病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患者一般会出现贫血、出血、感染发热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同时还会出现中性粒细胞比例偏低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磺酸伊马替尼片、尼洛替尼胶囊等药物进行靶向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以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