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庆荣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创伤骨科
老年人骨折后,如果不注意护理,一般可能会引起骨折愈合不良、坠积性肺炎、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感染等并发症。
1、骨折愈合不良
如果患者骨折后,没有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可能会导致骨折断端愈合不良,从而引起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等不适症状。
2、坠积性肺炎
坠积性肺炎主要是由于患者长期卧床,引起肺底部长期处于充血、瘀血、水肿的状态,导致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出现障碍,从而引起的一种疾病。
3、压疮
压疮常发生于身体局部骨突出的部位,由于老年人骨折后需要长时间卧床,可能会导致局部皮肤受压,引起压疮的情况。
4、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静脉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血管内的凝结,可能与下肢静脉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下肢水肿、疼痛等症状。
5、感染
上述疾病若没有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可能会导致细菌感染,从而引起局部红肿、疼痛等不适症状。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加强营养,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芹菜等,有助于促进骨折的愈合。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影响身体的恢复。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