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培华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中医科
入伏做艾灸不一定要天天灸。
入伏后,人体的阳气较为旺盛,此时进行艾灸可以起到温通经络、散寒祛湿、扶正祛邪等作用。然而,是否需要天天进行艾灸应根据个人的体质、具体病症来综合判断。
对于体质较为虚弱的人来说,天天艾灸可能会使身体过度亢奋,消耗过多的气血,导致疲劳、头晕等不适症状。而且,艾灸在刺激穴位、调节身体机能的同时,也会对皮肤和经络产生一定的刺激。如果连续天天艾灸,皮肤可能会出现红肿、瘙痒、起水泡等过度刺激的表现,反而不利于身体的恢复。
如果是为了治疗某些特定的疾病,如寒湿痹痛、脾胃虚寒等,在医生的指导下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较为频繁地进行艾灸,但也不一定是天天灸。医生会根据病情的轻重和患者的身体反应来调整艾灸的频率和疗程。
一般来说,入伏后进行艾灸可以间隔一到两天进行一次,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来调整和恢复。同时,在艾灸期间,应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反应,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停止艾灸,并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此外,艾灸后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不要立即洗澡,以免影响艾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