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利萍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妇产科
月经量变少,一般可能是正常现象、内分泌失调、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炎等原因引起的,需要根据具体原因采取治疗措施。
1、正常现象
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卵巢功能会逐渐衰退,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也会逐渐降低,从而导致月经量逐渐减少。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日常注意饮食营养均衡,适当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等,同时保持愉悦的心情,避免精神压力过大。
2、内分泌失调
如果女性长时间熬夜,作息紊乱,容易导致体内激素水平紊乱,从而引起内分泌失调,导致上述不适症状。建议女性平时要调整好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同时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戊酸雌二醇片、黄体酮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3、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随着年龄的增长,卵巢功能会逐渐衰退,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也会有所下降,从而导致上述情况,并且还会出现情绪不稳定、潮热多汗等症状。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可以不用过于担心,也不需要特殊治疗。平时可以多吃一些富含雌激素的食物,例如豆腐、豆浆等。
4、多囊卵巢综合征
如果女性长时间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并且不注意运动,导致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容易引发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出现月经量减少、闭经等症状。可以遵医嘱使用地屈孕酮片、螺内酯片等药物辅助改善。还要注意保持营养均衡,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例如苹果、西红柿等。
5、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炎是指细菌突破宫颈的防御侵入子宫内膜而发生炎症。子宫内膜炎会导致子宫内膜损伤,使子宫内膜变薄,从而导致月经量减少。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阿奇霉素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期间,患者还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
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也要注意适当运动,有利于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