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神经内科
脊髓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可能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功能紊乱、遗传、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肢体无力、感觉异常、共济失调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1、病毒感染
如果患者的身体抵抗力比较差,可能会使身体受到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等病毒的感染,从而诱发本病。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抗病毒类药物进行治疗。
2、自身免疫功能紊乱
如果患者的生活环境一直比较恶劣,可能会使自身的免疫功能发生紊乱,从而引发本病。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如甲泼尼龙、倍他米松等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血浆置换的方式进行治疗。
3、遗传
多发性硬化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父母双方或者一方患有该疾病,可能会增加子女患病的概率。患者可根据医嘱选择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改善症状。
4、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主要是由于遗传、环境因素等原因引起的结缔组织病。由于自身免疫功能受损,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发热、疲倦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表现为脊髓多发性硬化症。患者通常需要按医嘱选用甲氨蝶呤、环磷酰胺等药物进行治疗。
5、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主要是由于感染引起的。由于脑部损伤,患者会有头痛、恶心、呕吐等典型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会出现脊髓多发性硬化症。患者此时可以选择甲泼尼龙片、地塞米松片等糖皮质激素药物,按医生指导的剂量使用。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