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田原 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皮肤性病科
皮肌炎是一种以近端肌肉无力、肌肉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临床上将皮肌炎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三种类型。
1.急性型:患者起病急骤,可表现为四肢近端及躯干上部肌肉症状,如出现不同程度全身乏力和骨骼肌无力,严重者导致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检查时可以发现典型皮疹,包括向阳性真皮斑丘疹、雷诺现象、手足肿胀征象等,同时伴有显著的肌力减退。
2.亚急性型:患者的病情较急性型轻,通常在发病数周至数月后才出现肌无力症状,但也可无明显前驱期,直接表现为肌无力。此时皮肤损害相对较轻,主要为非特异性改变,包括干燥综合征样皮肤、网状青斑、雷诺现象、多发性末梢神经病变等。
3.慢性型:此类患者常有急性型或亚急性型病程,经过适当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不完全,遗留部分症状持续存在达6个月以上,且未经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则可能发展为慢性型。患者的主要特征是反复发作的急性症状,间歇期逐渐缩短,最后呈进行性恶化,并伴发各种恶性肿瘤。
若患者确诊为该疾病,建议及时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地塞米松片、醋酸泼尼松片等。同时还可以遵医嘱服用免疫抑制剂类药物改善病情,如甲氨蝶呤片、环孢素软胶囊等。必要时,则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并配合医生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