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神经外科
摔了一跤手抖一般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软组织损伤、脑震荡、脑出血、癫痫等原因引起的,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合理的处理方法。
1、正常现象
摔跤后可能会导致局部的软组织受到一定的损伤,从而出现手抖的现象。如果没有其他不适的症状,一般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过分担心,也不用进行特殊的治疗。
2、软组织损伤
摔跤后可能会导致局部的软组织受到损伤,从而引起手抖的症状,还可能伴有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患者可以在24小时内进行冰敷,24小时后进行热敷,从而缓解不适症状。
3、脑震荡
脑震荡是指头部遭受外力打击后,即刻发生的短暂的脑功能障碍。摔跤可能会导致脑震荡,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恶心、耳鸣、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也可能会出现手抖的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谷维素片、甲钴胺片等药物辅助改善。
4、脑出血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内出血,摔跤后可能会导致脑出血,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肢体无力、面色苍白等症状,也可能会出现手抖的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甘露醇注射液、呋塞米片等药物辅助改善,如果药物无法改善,可以在医院通过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5、癫痫
癫痫是由于脑部神经元异常过度放电而导致的慢性脑功能障碍性疾病,摔跤后可能会导致患者脑部神经受到损伤,从而诱发癫痫,出现手抖的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卡马西平片、苯妥英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的症状比较严重,还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医,明确疾病后对症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熬夜,以免加重病情,还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