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晓茹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营养科
适量食用面条有提供充足能量、促进消化吸收、补充营养、辅助调节血糖、增强免疫力等好处。但如果过量食用,则可能会导致肥胖风险增加、血糖波动、营养不均衡、胃肠负担加重、增加高血压风险等。
一、好处
1.提供充足能量:面条是碳水化合物的重要来源,能够为身体提供所需的能量,让人保持精力充沛。
2.促进消化吸收:面条中的淀粉易于被人体消化系统消化,且在煮制过程中会吸收大量水分,有助于滋润肠胃,促进消化吸收。
3.补充营养:面条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B族、铁、锌等,这些是维持身体健康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适量吃面条可以补充营养。
4.辅助调节血糖:面条中的碳水化合物可以缓慢释放,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5.增强免疫力:面条中的蛋白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人体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二、坏处
1.肥胖风险增加:面条富含碳水化合物,如果摄入过多且没有通过运动等方式消耗掉这些热量,多余的热量会转化为脂肪储存在体内,从而增加肥胖的风险。肥胖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
2.血糖波动:面条中的淀粉在体内会转化为葡萄糖,过量摄入会导致血糖升高。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过量食用面条可能导致血糖波动,不利于病情控制。
3.营养不均衡:面条的营养结构相对单一,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和少量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如果长期只吃面条而不搭配其他食物,可能导致营养不均衡,缺乏必要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
4.胃肠负担加重:面条中的淀粉含量较高,过量摄入可能加重胃肠负担,导致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特别是对于胃肠道功能较弱的人群来说,过量食用面条可能引发胃肠道不适。
5.增加高血压风险:面条中的钠含量相对较高,长期大量食用容易导致体内钠离子浓度升高,从而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会对心脑血管造成损害,还可能影响肾功能。
在食用面条时,可以搭配蔬菜、豆类、肉类、鱼类等,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摄入。并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如煮、蒸、拌等,避免油炸等高油高脂的烹饪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