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土辉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耳鼻咽喉科
腺样体属于人体的正常结构,一般没有能否自愈的说法。如果腺样体发生异常,但病情比较轻微,一般有自愈的可能性,而对于较为严重的疾病引起的,其自愈可能性较小,需要及时就医进行医疗干预。
腺样体是人体的正常生理结构,位于咽穹后部。其发生异常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在炎症消退后,腺样体有可能逐渐恢复正常大小。比如儿童在某次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短暂的鼻塞、打鼾等症状,经检查发现腺样体轻度肥大,随着身体恢复,免疫系统功能增强,这种轻度肥大可能会自行缓解。
此外,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儿童在七八岁时出现腺样体稍大,但没有明显的呼吸障碍等症状,随着年龄增长,腺样体可能会逐渐变小,相关症状也会消失。
但是如果儿童反复患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等,持续刺激腺样体,导致腺样体长期处于增生状态,这种情况下通常难以自愈。长期的腺样体肥大会引起鼻塞、张口呼吸、睡眠打鼾甚至呼吸暂停等症状,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此外当腺样体异常合并鼻窦炎、中耳炎等疾病时,往往难以自愈。这些疾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加重腺样体的病变。例如,腺样体肥大可导致咽鼓管功能障碍,引起中耳炎,而中耳炎又会进一步刺激腺样体,使腺样体肥大难以缓解。
如果发现儿童出现腺样体异常的症状,如长期鼻塞、张口呼吸、睡眠打鼾等,应及时带儿童去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通过检查确定腺样体异常的原因,如是否由感染或其他疾病引起。针对不同的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抗感染、腺样体肥大手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