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血液内科
白蛋白下降一般说明患者可能存在营养不良、慢性肾功能不全、急性大出血、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等情况。
1、营养不良
如果患者长期饮食不当,或者存在胃肠道疾病,导致摄入的营养不良,就会引起白蛋白下降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调整饮食结构,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碳酸钙D3片、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2、慢性肾功能不全
慢性肾功能不全是各种慢性肾脏病持续进展的结局,是以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由于白蛋白主要在肝脏合成,当患者的肾功能不全时,会导致体内的代谢产物无法排出体外,从而引起白蛋白下降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呋塞米片、布美他尼片等利尿剂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碳酸氢钠片、枸橼酸钾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3、急性大出血
如果患者受到外伤或腹腔内血管破裂引起急性大出血时,会导致体内的血液大量流失,也会使血浆中的白蛋白含量减少,引起白蛋白下降的情况。此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可以通过输血的方式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酚磺乙胺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止血治疗。
4、肝硬化
肝硬化主要是由于肝炎病毒感染、胆汁淤积等因素引起的肝硬化。由于肝脏是合成白蛋白的重要器官,当患者出现肝硬化时,会导致肝脏功能受损,从而引起白蛋白下降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双环醇片等护肝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输注白蛋白的方式进行治疗。
5、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主要是由于遗传、感染等因素引起的肾脏疾病。由于肾脏是排泄体内代谢产物的器官,当肾脏功能受损时,会导致体内的代谢产物无法排出体外,从而引起白蛋白下降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泼尼松片、地塞米松片等糖皮质激素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卡托普利片、盐酸贝那普利片等药物进行降压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饮食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的状态。若期间出现严重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诊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