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小兰 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 儿科
小孩晚上睡觉哭闹出汗多考虑是正常现象,但也不排除是缺钙、消化不良、上呼吸道感染、佝偻病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查明原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1、正常现象
如果小孩在晚上睡觉时,室内温度过高或者被子过厚,可能会导致小孩身体出现不适的症状,从而出现哭闹、出汗等症状。建议家长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并且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被子。
2、缺钙
如果小孩平时摄入的营养元素不足,可能会导致体内缺乏钙元素,从而使交感神经兴奋,出现睡眠不踏实、出汗等症状。建议家长多给小孩吃一些含钙的食物,比如牛奶、鸡蛋等,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碳酸钙D3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3、消化不良
如果小孩在睡前吃了过多食物,可能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引起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还可能会伴随恶心、呕吐、出汗等情况。建议家长可以遵医嘱给小孩服用健胃消食口服液、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也可以适当进行按摩、热敷等方式,促进胃肠道蠕动。
4、上呼吸道感染
如果小孩身体抵抗力较低,可能会受到细菌入侵诱发上呼吸道感染,会出现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不适症状,还可能会伴随身体乏力、哭闹等情况。小孩可以遵医嘱服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小儿感冒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注意多加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5、佝偻病
如果小孩体内的维生素D摄入不足,可能会导致体内缺乏维生素D,容易导致体内钙磷代谢紊乱,从而引起佝偻病,出现睡眠不安、易惊醒、多汗等症状。建议小孩可以遵医嘱服用维生素AD滴剂、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要多晒太阳,有利于促进钙的吸收。
如果小孩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