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肠出血怎么办

2023-09-19 20:57:00

刘泽群 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 妇产科

怀孕时出现肠出血可能由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细菌性痢疾、结肠息肉、机械性损伤等原因引起,建议患者及时就医,通过一般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1、溃疡性结肠炎

该疾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免疫、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泻、肠出血、腹痛等。怀孕可能会使病情加重,因为孕期激素水平变化和身体负担加重可能影响肠道的免疫状态。孕妇在发现有肠道出血的症状时,需要尽量卧床休息,以减少身体的运动量,有助于减轻对子宫和胎儿的影响,从而促进恢复。

2、克罗恩病

该疾病可能与遗传、免疫、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有关。常有腹痛、腹泻、体重下降等症状,也可出现肠出血。孕期患有克罗恩病可能会增加孕妇和胎儿的风险,如营养不良、早产、低体重儿等。可遵医嘱选择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肠出血可能涉及内镜下止血术。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具体位置遵医嘱选择相应手术方式。

3、细菌性痢疾

由痢疾杆菌感染引起,通常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孕妇由于免疫力相对较低,容易感染痢疾杆菌。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肠出血、脱水、感染性休克等。对于急性细菌性痢疾,需消化道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大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必须卧床休息,饮食以流食为主,忌食生冷刺激性食物如冰西瓜、雪糕等。

4、结肠息肉

部分结肠息肉可能会出现出血症状,尤其是较大的息肉或有恶变倾向的息肉。孕期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和肠道蠕动减慢,可能会增加结肠息肉的发生风险。如果息肉较大或出血较多,可能需要在孕期进行适当的处理,但处理方法需要权衡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因为排便过程中可能会加重出血情况,所以平时要注意多吃菠菜、芒果等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的发生。

5、机械性损伤

如孕妇误食尖锐异物,可能划伤肠道黏膜,导致出血。或者在进行某些医疗检查或治疗时,如灌肠、内镜检查等,如果操作不当也可能引起肠道损伤出血。为了减少肠道的蠕动和负担,避免加重出血,此时患者需要禁食禁水。同时遵医嘱通过插入胃管进行胃肠减压,排出胃内的积气和积液,减轻肠道的压力。

怀孕时出现肠出血是一种比较危险的情况,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便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