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鹏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心血管外科
深静脉血栓一般可能是肿瘤引起的,但也有可能是血管损伤、血流速度减慢、血液高凝状态、药物因素等原因引起的,要及时就医治疗。
1、肿瘤
深静脉血栓是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特别是在接受放疗、化疗等抗肿瘤治疗后,更容易出现深静脉血栓。主要是因为肿瘤细胞会分泌出一种促凝血的物质,这种物质会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最终诱发深静脉血栓。建议患者可以遵医嘱通过注射用重组链激酶、注射用尿激酶等药物治疗。如果效果不明显,可以通过下腔静脉滤网植入术、经皮机械性血栓切除术等方式治疗。
2、血管损伤
血管损伤是指血管受到外力作用,如手术损伤、外伤等,使血管壁发生破裂,血液在破口处凝固,导致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通过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华法林钠片等药物治疗。必要情况下,可以通过导管溶栓术、经皮机械性血栓切除术等方式治疗。
3、血流速度减慢
长时间卧床、久坐不动、吸烟饮酒等,容易导致血流速度减慢,也容易形成上述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通过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等药物治疗。必要情况下,可以通过血管内支架植入术、血管成形术等方式治疗。
4、血液高凝状态
血液高凝状态主要是血浆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数量过多或被激活,但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和凝血抑制物活性降低,导致血液凝固性增高,从而可使血液容易在局部凝固,从而引起深静脉血栓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华法林钠等药物进行抗凝治疗。
5、药物因素
如果患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化疗药物等,可能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伤,从而引起上述情况形成。建议患者需要及时停止使用上述药物,以免加重深静脉血栓的情况。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利伐沙班、华法林钠等药物进行抗凝治疗。
除此之外,同时建议患者适当参加户外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可提高自身免疫力,避免长时间久坐、久躺,对于不适症状的缓解也有积极意义。建议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