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泽银 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 心血管科
夜间睡觉心跳慢是否危险,需要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判断。如果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一般是不危险的,但如果是病理性因素引起的,则可能是危险的。
正常人的心跳每分钟在60次到100次之间,如果心跳低于60次每分钟,则属于心跳缓慢。如果患者在夜间睡觉时,身体处于平躺的状态,可能会导致心脏的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出现心跳缓慢的情况。如果没有其他不适的症状,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危险,也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
但如果患者是由于病理性因素引起的心跳缓慢,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心肌炎等,可能会导致心肌细胞受损,引起心律失常,出现心跳过缓的情况,还可能会伴有胸闷、气短、头晕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是比较危险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可以通过心电图检查、心脏彩超检查等方式明确诊断。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等方式进行手术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同时要避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利于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打太极拳等,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