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志扬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 内科
膜性肾病与微小病变肾病的区别主要包括病因不同、临床表现不同、治疗方式不同、预后不同、好发人群不同等。
1、病因不同
膜性肾病是指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上皮侧有大量免疫复合物沉积,并伴有基底膜弥漫增厚为特征的肾小球疾病,可能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而微小病变肾病是指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侧有少量免疫复合物沉积,但肾小球基底膜的增厚程度小于50%的肾小球疾病,可能与慢性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
2、临床表现不同
膜性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蛋白尿、血尿、水肿等症状,还可能会伴随出现发热、乏力等症状。微小病变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等症状,还可能会伴随出现贫血、高脂血症等症状。
3、治疗方式不同
如果患者存在膜性肾病,可以遵医嘱使用甲泼尼龙、环磷酰胺等药物治疗。如果患者存在微小病变肾病,可以遵医嘱口服他克莫司胶囊、硫唑嘌呤片等药物治疗。
4、预后不同
膜性肾病患者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肾功能损伤,严重时可能会导致肾衰竭。微小病变肾病患者如果能够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一般可以控制病情的发展,甚至可能会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
5、好发人群不同
膜性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而微小病变肾病则多见于儿童。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衣物。如果出现水肿、蛋白尿、血尿等症状,患者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损害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