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性血小板低是怎么回事

2023-10-09 20:51:41
郑永江

郑永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血液内科

免疫性血小板低一般是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通常是由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因素、感染因素、脾功能亢进、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原因所引起的。

1、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应答,导致自身组织损害而引起的一组疾病。患者可出现上述症状,同时还可能会伴有皮肤紫癜、牙龈出血等症状。

2、药物因素

如果患者长期使用青霉素V钾片、阿莫西林胶囊等青霉素类抗生素,可能会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引起上述情况。

3、感染因素

感染因素主要是指病毒感染,当人体受到病毒感染后,会导致体内的血液凝血功能下降,从而引起上述情况。

4、脾功能亢进

脾功能亢进是指一种由于脾脏肿大和功能增强而引起的复杂综合征,可能与感染、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的情况,还可能会伴随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

5、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可能由不同病因和机制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贫血、出血等。患者也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以免加重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