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 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 皮肤病与性病科
一、概述
跳蚤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主要通过叮咬人类和动物吸食血液。跳蚤叮咬通常发生在皮肤暴露的部位,如腿部、手臂和腰部。跳蚤咬伤不仅会引起皮肤不适,还可能传播某些疾病。
二、症状表现
1.红肿与瘙痒:跳蚤叮咬后,皮肤会出现红色的小肿块,通常伴有强烈的瘙痒感。
2.丘疹与水疱:在叮咬部位,可能会形成丘疹或小水疱,这些症状通常在叮咬后几小时内出现。
3.过敏反应:部分人对跳蚤叮咬有过敏反应,表现为大面积的红肿、发热,甚至可能出现全身性症状如头痛、发热等。
三、治疗方法
四、常见问题与医生解答
Q1: 跳蚤叮咬后多久会出现症状?
A1: 通常在叮咬后几小时内就会出现红肿和瘙痒的症状,但过敏反应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会显现。
Q2: 跳蚤叮咬会传染疾病吗?
A2: 跳蚤可以传播某些疾病,如鼠疫和跳蚤传播的斑疹伤寒。如果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Q3: 如何预防跳蚤叮咬?
A3: 定期给宠物洗澡和驱虫,保持家居环境清洁,使用跳蚤预防产品,避免在跳蚤多的地方长时间停留。
Q4: 跳蚤叮咬后皮肤感染怎么办?
A4: 如果叮咬部位出现脓液、发热或持续不愈,可能是感染的迹象,应及时就医,可能需要抗生素治疗。
以上医疗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必要请到线下就医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feedback@mail.3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