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机制包括哪些

2024-09-13 10:42:01

林庆荣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创伤骨科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机制可能包括长期慢性劳损、不当的运动方式、不正确的姿势、体重过重以及踝部结构异常。建议患者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保护踝关节,必要时寻求专业物理治疗。

1.长期慢性劳损

长期慢性劳损可能导致踝关节外侧副韧带受到反复牵拉和压力,超过其承受能力时,会导致组织损伤、炎症反应和纤维化,最终导致韧带松弛或断裂。针对这种情况,患者可以进行物理疗法如冷敷、热敷等来缓解疼痛。用冰袋敷在受伤部位,每次 15 到 20 分钟,每天数次,可减轻肿胀和疼痛。72 小时后可改为热敷,用热毛巾敷伤处。同时,也可以通过佩戴支具保护踝关节,减少活动量。

2.不当的运动方式

不当的运动方式可能使踝关节处于不稳定状态,当突然扭转或过度伸展时,可能会导致外侧副韧带受到超出正常范围的压力,从而造成损伤。对于此类患者,应遵循适当的康复计划,包括渐进性的肌肉强化训练和平衡练习,以增强踝关节周围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每组动作重复多次,每天进行 2-3 组,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再次受伤。

3.不正确的姿势

不正确的姿势可能导致身体重心偏移,增加踝关节外侧副韧带的张力,长时间保持这种姿势可能导致韧带疲劳和微小损伤,进而发展为严重的损伤。纠正不正确的姿势是关键,可以通过生物力学评估和物理治疗师指导下的功能锻炼来改善姿势,例如瑜伽或普拉提。将重心缓慢移至受伤侧,感受脚踝力量,动作要轻柔。

4.体重过重

体重过重会使下肢承重过大,特别是在行走或跑步时,这可能导致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承受超过其正常负荷的压力,从而增加受伤的风险。减轻体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可通过饮食控制和适量的有氧运动来实现。建议咨询营养师制定适合自己的减重计划。饮食方面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摄入,增加蔬果和优质蛋白。运动可选择上肢力量训练,如哑铃操,避免踝关节负重。同时,可进行适当的游泳,利用水的浮力减轻关节压力,每周进行 3-5 次,每次 30 分钟左右。

5.踝部结构异常

踝部结构异常可能导致踝关节稳定性降低,使得外侧副韧带更容易受到损伤。由于韧带无法适应异常的解剖结构,因此容易出现反复损伤的情况。对于结构性问题,可能需要手术干预,如韧带重建术或骨性矫正手术。在手术前,通常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以确定具体的结构异常类型。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高风险的体育活动,以免加重踝关节外侧副韧带的负担。此外,定期进行踝关节的功能测试和体检也是必要的,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