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性面瘫分几种类型

2023-09-15 09:43:14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神经内科

周围性面瘫一般可以根据病因不同,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病因尚不明确,后者多与外伤、脑梗死、肿瘤等原因有关。

周围性面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麻痹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口角歪斜、讲话漏风、流涎等症状。该疾病一般可根据病因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

特发性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有一定的关系。特发性多考虑是外伤导致的,如颞骨骨折、刀伤等,部分患者可能与听神经瘤、脑膜瘤、脑梗死等原因有关。

继发性一般是由于其他病灶引发的,如果患的是亨特式面瘫,一般是由于耳朵部位出现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的,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病毒性脑炎、角膜炎等疾病,对于人体的损伤是比较大的,如果不及时治疗,就有可能会影响到个人的生命安全。如果是由于脑出血、脑梗死等情况引起的,也有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所以当患者有继发性面瘫的时候,需及时治疗。

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以免病情进一步发展。该疾病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地塞米松片、醋酸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遵医嘱服用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