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国辉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肾内科
男性下肢水肿可能由久坐久站、肾炎、肾病综合征、下肢深静脉血栓、心力衰竭形成等病因引起,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1.久坐久站
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会导致血液循环减缓,从而引起下肢水肿、下肢静脉回流不畅。患者适当活动下肢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如每隔一段时间站起来走动或者做下蹲起立运动。
2.肾炎
肾炎患者肾脏过滤功能受损,导致体内水分潴留,进而引发下肢水肿、血尿、蛋白尿,可伴随发热、乏力、全身酸疼等症状。利尿剂是常用的缓解水肿药物,例如氢氯噻嗪、螺内酯等,可减少体液积聚,饭前或饭后服用均可。
3.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症患者的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高,使大量蛋白质漏出体外,血浆白蛋白降低,造成组织间隙液体积聚,出现下肢水肿、蛋白尿、高血压,还可伴随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不适症状。优质蛋白质饮食有助于提高血浆白蛋白水平,如瘦肉、鸡蛋、牛奶等。
4.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阻碍了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使淋巴液在下肢积聚,从而引起下肢水肿、皮肤颜色发红、持续性疼痛。抗凝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常用药物包括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进行治疗,可与食物同服,也可以单独服用。
5.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时心脏泵血能力下降,血液回流受阻,导致体液在下肢积聚而引起水肿,还有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急性肺水肿等症状。患者可以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适量运动,有助于减轻心脏负荷,延缓病情进展。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可能导致下肢水肿,因此应尽量避免,并定期活动腿部。必要时,医生可能会推荐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等影像学检查来排除潜在的心脏或血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