鳝鱼尽量少吃的原因有哪些

2024-08-11 16:17:55

陈慧敏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 营养科

建议少吃鳝鱼通常是因为其嘌呤含量较高、不易消化、易过敏、刺激胃肠、胆固醇含量高等。

1.嘌呤含量较高:每100克的鳝鱼中大约含有70-100毫克的嘌呤,如果患者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体内的尿酸水平升高,从而诱发痛风发作的情况发生。因此不建议患有痛风的人群食用该食物。

2.不易消化:由于鳝鱼属于一种比较难消化的食物,如果吃得过多容易加重胃肠道负担,引起腹胀、腹泻等症状的发生。所以对于胃肠道功能较弱的人群来说是不建议吃的。

3.易过敏:对蛋白质高度敏感且有致敏倾向者应谨慎食入,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另外还可能对皮肤产生不良反应,如瘙痒等。

4.刺激胃肠:因为鳝鱼中的黏液较多,在进食时会刺激到胃肠道黏膜,从而引发恶心、呕吐等情况发生。此时可使用热水袋热敷腹部的方式进行缓解,若症状一直无法改善,则需要及时就医诊治。

5.胆固醇含量高:因鳝鱼富含DHA和卵磷脂成分,长期大量摄入会导致血管内胆固醇沉积,增加动脉硬化风险,尤其是本身存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更需注意。

此外,还可能是含铅、寄生虫感染等问题,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饮食,避免吃太多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比如麻辣小龙虾、红烧肉等,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