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消化内科
食欲下降不一定是癌症,可能是不良的饮食习惯、胃肠功能紊乱、胃食管反流、慢性胃炎等原因引起的,也可能是癌症,如胃癌。
1、不良的饮食习惯
如果患者平时吃的食物过少,或者是吃了辛辣刺激的食物,就会导致胃肠道的蠕动减慢,从而出现食欲下降的症状。患者平时要注意少食多餐,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面条等,有助于缓解症状。
2、胃肠功能紊乱
胃肠功能紊乱是由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等共同导致的,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药物来促进胃肠动力,改善食欲不振的症状。平时患者还要注意放松心情,避免精神压力过大。
3、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所引起的不适症状和并发症,患者可出现反酸、烧心、胸痛、嗳气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出现食欲不振、上腹痛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药物抑制胃酸分泌,减轻不适症状。患者平时还要注意少食多餐,避免吃容易引起反流的食物,如巧克力、咖啡、辣椒等。
4、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的饮食习惯等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由于胃黏膜存在炎症反应,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反酸、恶心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5、胃癌
如果出现持续性的疼痛感,还会伴随食欲不振、消瘦等症状,则可能是胃癌。建议在早期可以通过手术切除病灶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如空肠造口、穿孔修补术等,术后还需要通过放疗、化疗等方式辅助治疗。对于已经处于中晚期阶段的患者来说,可以遵医嘱通过靶向治疗的方式来延长生存期。
如果患者症状加重,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