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血管核磁共振检查什么

2024-04-20 18:30:25
闫振文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神经内科

颅脑血管核磁共振主要可以检查大脑、小脑、脑干、脊髓和周围脑组织等部位的病变。

1.大脑:包括额叶、顶叶、颞叶、岛叶、枕叶以及基底节区。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可观察到大脑内部是否存在异常信号,并且还可以判断出血肿、梗死、肿瘤等疾病。

2.小脑:小脑位于后颅窝底部,在脑桥与延髓之间。如果患者存在小脑萎缩、小脑半球缺血性病灶等情况,则可以通过该检查进行明确。

3.脑干:脑干是神经中枢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呼吸、循环等功能调节的关键结构。若患者出现脑干损伤、炎症等病变时,可通过该检查进一步确诊。

4.脊髓:脊髓连接头颅和躯体,参与躯体感觉、运动、自主神经功能的部分调节。当患者出现脊髓病变的情况时,如脊髓空洞症、脊髓积水等,需要及时做此检查来诊断。

5.周围脑组织:除了上述内容外,颅脑核磁共振还可用于检测视神经、动眼神经、三叉神经、面神经、听神经及脑室管膜等周围脑组织是否发生病变。

需要注意的是,颅脑血管核磁共振不仅可以用于诊断相关疾病,还可帮助医生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预后情况。因此,建议患者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规范的检查,以便于早期发现病变并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