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培华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中医科
抗凝药的主要作用是预防血栓的形成、溶解已经形成的血栓、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改善血液循环、改善肾脏功能等。
1.预防血栓的形成:抗凝药可以抑制血液中的凝血因子,从而减少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凝血酶等物质的生成。同时,还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修复,从而使血管壁变得更加光滑,降低血栓的形成概率。
2.溶解已经形成的血栓:对于已经形成的血栓,抗凝药可以通过促进纤维蛋白溶解酶的活性来分解血栓,恢复血液循环。常用的溶栓药物有链激酶、尿激酶等。
3.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长期服用抗凝药可以有效减少急性心肌梗死、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并且对已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4.改善血液循环:部分抗凝药如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可直接作用于血小板,使血小板聚集功能受到抑制,进而起到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
5.改善肾脏功能:肾病患者的肾脏排泄能力下降,容易发生高凝状态,此时使用抗凝药可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人群都适宜使用抗凝药,建议在用药前咨询医生,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饮食,避免吃高脂肪以及高热量的食物,比如肥肉、炸鸡等。若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