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保东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消化内科
急性胃肠穿孔一般是由于消化性溃疡、外伤、肠道疾病、药物因素、感染因素等原因所致,建议患者查明病因,并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
1、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是指胃肠道黏膜被胃酸或胃蛋白酶自身消化而引起的溃疡,当胃黏膜出现破损时,就会导致消化道穿孔,从而引起急性胃肠穿孔。患者可以配合医生使用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症状比较严重,还可以通过迷走神经切断术进行治疗。
2、外伤
如果患者受到外力撞击,可能会导致胃肠道出现破损,诱发这类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克拉霉素、头孢曲松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3、肠道疾病
肠道疾病是指发生在肠道的疾病,比如肠梗阻、肠道肿瘤等,当肠道出现梗阻时,会导致肠道内的气体或者是食物不能够排出,从而导致肠道出现破损,引起该类情况。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等进行治疗。
4、药物因素
如果患者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会使胃肠道黏膜受到刺激,从而引起此类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停止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必要时可以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盐酸洛哌丁胺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5、感染因素
如果患者受到细菌、病毒等感染,也可能会引起胃肠道黏膜受到损伤,从而引起上述情况。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打太极拳等,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要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