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血液内科
血常规一般指的是血常规检查,一般都是一个月的有效期。
血常规检查主要是对血液中的细胞成分进行检测和形态学分类,是诊断疾病的一种辅助手段。血常规检查一般可以在一个月内进行一次,因为血常规检查可以对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血液中的细胞成分进行检测,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贫血等情况。如果患者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等不适症状,可以及时就医进行血常规检查,有助于医生对疾病作出明确的诊断。
如果是正常情况下,患者身体情况稳定在正常范围之内。一个月或者是三个月检查都是在正常的范围之内。但是,如果患者近期存在病情变化,检查结果数值随之也会发生变化。对于出血的患者,血常规检查数值可能每天都有变化,所以每天都要进行检查。
在进行血常规检查时,通常需要抽取血液,因此患者需要注意保持抽血部位的清洁、干燥,以免引起皮肤感染的情况。同时,患者在进行血常规检查前还需要注意避免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导致出现肌肉损伤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