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中,炎症是从哪里来的

2024-08-27 17:10:46
林玉洁

林玉洁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中医科

在中医中,炎症可能是由外感邪气、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劳逸失度、正气不足等引起的。患者需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辨证论治,并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

1.外感邪气

外感邪气是指由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感染导致的炎症反应。当人体受到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时,免疫系统会启动防御机制,产生炎症以清除这些外来物质。针对外感邪气引起的炎症,中医通常采用辛温解表或清热祛湿的方法进行治疗。例如使用荆芥、防风等药物来驱散风寒,或者黄连、栀子等药物来清热除湿。

2.内伤七情

内伤七情是指由于情绪波动过大而引发的炎症反应。长期的情绪压抑、焦虑、愤怒等都可能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起局部组织的炎症反应。对于因内伤七情引起的炎症,中医强调通过调整心态、保持心情舒畅来缓解症状。可以尝试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来放松身心,也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3.饮食不节

饮食不节包括过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暴饮暴食等,这些都会对脾胃造成负担,导致消化不良,进而引发炎症反应。改善饮食习惯是预防因饮食不节引起的炎症的关键。建议遵循三分饥、七分饱的原则,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减少油腻和辛辣食物的摄入。

4.劳逸失度

劳逸失度指的是过度劳累或过度休息都会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导致气血失调,从而诱发炎症反应。为了防止因劳逸失度引起的炎症,应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并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等。

5.正气不足

正气不足指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被外界病原体入侵,从而引发炎症反应。这种情况多见于体质虚弱、久病缠身的人群。增强体质是提高免疫力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合理的膳食结构、适当的运动以及定期体检来维护身体健康,增强抵抗力。

在疾病的恢复过程中,患者一定要遵照医嘱足疗程用药,切不可擅自停药或者是减少药量,否则会影响病情恢复。在疾病治愈后还需要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明确身体状况是否已经完全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