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神经内科
脑萎缩患者出现失眠症状的原因,主要与大脑神经递质紊乱、睡眠环境不良、心理因素影响、疾病影响以及药物影响有关。需要针对不同的原因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
1.大脑神经递质紊乱:脑萎缩患者的脑组织体积会有所缩小,并且脑实质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导致大脑神经递质功能发生紊乱,进而引起入睡困难或者早醒的症状。此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安眠类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酒石酸唑吡坦片等。
2.睡眠环境不良:如果在睡觉的时候周围环境比较嘈杂或者是室内温度过高、过低,均会影响睡眠质量,从而造成入睡困难的情况。因此平时要尽量选择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也可以使用助眠类的香薰产品来帮助改善睡眠。
3.心理因素影响:部分脑萎缩患者由于担心自身的健康状况而产生焦虑情绪,也可能会因为对疾病的恐惧而导致入睡困难。建议家属应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医师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
4.疾病影响: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基础病的脑萎缩患者而言,若没有遵医嘱规律用药控制病情,则可能因血压、血糖波动过大等因素而诱发失眠症状的发生。此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具体病因后积极进行针对性治疗。
5.药物影响:长期服用抗精神病类、抗抑郁类药物的脑萎缩患者,也可能因药物副作用的影响而引发入睡困难的情况。一般可在咨询医生后酌情调整用药方案,改用其他无副作用的药物进行替代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要注意合理安排膳食结构,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同时还要注意保持心情愉悦,有助于缓解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