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血液内科
嗜酸性粒细胞40%无症状,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皮肤病、血液病等病理性因素引起的,可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
1、生理性因素
嗜酸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主要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如果在检查时,发现嗜酸性粒细胞的值为40%,可能是由于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例如长期过度劳累、精神压力过大等,可能会导致嗜酸性粒细胞一过性升高,但一般不会有其他不适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但是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过敏性疾病
如果患者本身是过敏体质,接触到过敏原后,可能会导致体内的嗜酸性粒细胞升高,但可能不会有其他不适症状。患者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并注意饮食清淡,可逐渐缓解。
3、寄生虫病
如果患者平时不注意饮食卫生,可能会导致寄生虫感染,例如蛔虫病、血吸虫病等,可能会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升高,但可能不会有其他不适症状。患者要注意饮食卫生,并可遵医嘱服用阿苯达唑片、甲苯达唑片等药物治疗。
4、皮肤病
如果患者存在皮肤病,可能会导致皮肤出现丘疹、红斑等症状,在检查时会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遵医嘱局部涂抹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药物治疗,如果存在瘙痒症状,可遵医嘱局部涂抹炉甘石洗剂、糠酸莫米松乳膏等药物治疗。
5、血液病
如果患者存在血液病,例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等,也可能会导致上述情况。患者可遵医嘱服用伊布替尼胶囊、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等药物治疗,也可以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引起不适症状。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