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鸿智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 骨科
每天睡到下半夜腰疼痛难忍可能是血液循环不畅、腰肌损伤、骨质疏松、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等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物理治疗或者药物治疗等。
1.血液循环不畅
当腰部血液循环受阻时,会导致局部组织缺氧、代谢产物堆积,刺激神经产生疼痛感。这可能是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缺乏运动等原因导致的。改善血液循环可以通过热敷、按摩等方法缓解,例如使用热水袋或暖贴轻轻放置于腰部,每次持续15-20分钟,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2.腰肌损伤
腰肌损伤可能由过度用力、突然扭转或摔倒等原因造成,导致腰部肌肉拉伤或撕裂,出现疼痛。此时,受损的肌肉无法正常收缩和放松,影响身体活动。物理疗法如冷敷和热敷交替进行,可先用毛巾包裹冰块敷于患处15-20分钟;然后再用毛巾包裹热水袋敷于患处15-30分钟,交替进行,注意皮肤状况,避免冻伤或烫伤。热敷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通常建议每日多次进行。
3.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可能导致骨骼强度下降,容易受到轻微压力而骨折,从而引起腰部疼痛。这是由于钙质流失、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引起的。补充钙质是治疗骨质疏松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服用碳酸钙D3片,可帮助增加骨骼密度,减少疼痛发生,需要遵医嘱用温水整片吞服。
4.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髓核向后方或侧方突出,压迫周围神经根,导致腰部疼痛。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退变,纤维环破裂,髓核向外突出所致。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可用于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但需遵医嘱使用,此类药对胃黏膜有一定的刺激性,因此建议饭后半小时左右服用。
5.腰椎管狭窄
腰椎管狭窄是指脊柱管内径减小,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导致腰部疼痛和下肢麻木等症状。其原因包括先天性发育异常、退行性疾病等。药物治疗如甲钴胺片,能够营养神经,缓解因神经受压引起的疼痛,需要遵医嘱用温水来送服,注意避免嚼服。
针对上述病因,患者应避免久坐不动,适当进行腰部伸展运动,以增强腰部肌肉力量和灵活性。同时,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并预防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