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烧的针剂有哪些

2024-04-26 15:30:50

聂志扬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 内科

退烧的针剂包括布洛芬注射液、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柴胡注射液、双氯芬酸钠注射液等。这些药物可以缓解发热症状,但需遵医嘱使用,使用前需评估个体差异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布洛芬注射液

布洛芬注射液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通过静脉滴注给药,能够快速缓解发热、疼痛等症状,患者在用药前需补充足够水分。此药物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从而起到降温效果。已知对本品活性成分及任何辅料有超敏反应的患者(如过敏反应和严重皮肤反应)禁用。

2.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

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通常由医护人员在医院内肌内注射,退热疗程一般不超过3天,镇痛不宜超过10天。其能有效降低高热状态。本品属于非处方药品,主要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轻至中度疼痛及普通感冒引起的发热。对本品过敏者及严重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3.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

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一般为肌肉注射,也可用于紧急情况下快速退热。此药物含有多种成分,主要用于急性高热时的紧急退热,对发热时的头痛症状也有缓解作用。但对吡唑酮类或巴比妥类药物过敏者,及本品有过敏史者禁用。

4.柴胡注射液

柴胡注射液是一种传统中药制剂,可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使用,对于表里不和所致的发热有较好的疗效。该产品具有解表退热的功效,有助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进而改善发热状况,儿童禁用。

5.双氯芬酸钠注射液

双氯芬酸钠注射液是临床上常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通过深部肌内注射给予患者治疗,能够迅速发挥止痛作用。本品具有较强的抗炎、解热、镇痛作用,因此也常被用作退热药物,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在使用上述药物时需注意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发生,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停药并就医处理。此外,患者还需要避免二手烟环境,常开窗透气,多喝热水。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