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志扬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 内科
尿液呈红色一般是食物因素、药物因素、尿路感染、膀胱炎、急性肾小球肾炎原因引起的。
1、食物因素
如果患者食用了富含红色色素的食物,比如红心火龙果、甜菜等,由于色素无法被人体吸收,会通过肾脏代谢进入尿液中,就会导致上述现象的出现,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多喝水,停止食用食物后可恢复正常。
2、药物因素
如果患者服用了某些药物,比如利福平片、氨甲环酸片等,由于药物的代谢作用,也会导致尿液变红,也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停止服用药物后可恢复正常。
3、尿路感染
如果患者平时不注意个人卫生,导致细菌侵入尿道,引起尿路感染,可能会引起上述症状的出现,还会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胶囊等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平时患者还要注意个人卫生,可用温水清洗尿道口。
4、膀胱炎
膀胱炎可能是由于细菌感染、药物刺激等原因引起的,会导致膀胱黏膜充血,水肿,使尿液中存在血液,从而导致上述症状的出现,同时还会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胶囊等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
5、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可能是由于感染、免疫疾病等原因引起的,会导致肾小球损伤,使肾小球滤过膜受损,红细胞通过受损的肾小球滤过膜进入尿液中,就有可能会导致上述症状的出现,同时还会伴有蛋白尿、水肿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呋塞米片、氢氯噻嗪片等利尿药物减轻水肿,从而改善症状。
如果患者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时,应前往正规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