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打白蛋白有用吗

2023-07-17 18:47:09
王敏

王敏 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心血管内科

低血压患者打白蛋白是否有用,需要从病情的具体情况分析。

白蛋白是人体血浆中主要的蛋白质,可以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如果是营养不良引起的低血压,没有伴随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可以遵医嘱注射白蛋白,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一般是有用的。如果是大量失血引起的,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等症状,注射白蛋白可能无法缓解低血压症状,此时一般没有用。

低血压患者还可以遵医嘱注射盐酸多巴胺注射液、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等药物治疗。同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电动直立床等康复训练。如果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等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害。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身体健康,不要吸烟酗酒。

相关推荐
白蛋白偏低是什么意思
白蛋白是人体血浆中一种重要的蛋白质,具有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等重要作用。白蛋白偏低是指血液中白蛋白的含量低于正常范围。白蛋白偏低通常是因为营养不良、肝脏疾病、肾脏疾病、恶性肿瘤、慢性感染等。具体如下:1、营养不良:长期摄入不足、过度节食、消化系统疾病导致营养吸收不良等都可能引起营养不良,进而导致白蛋白合成减少。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摄入,如瘦肉、鱼类、蛋类、奶制品、豆类等。如果是消化系统疾病导致的吸收不良,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2、肝脏疾病:肝脏是合成白蛋白的主要器官,如患有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脏疾病,会影响白蛋白的合成。针对不同的肝脏疾病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抗病毒治疗、保肝治疗等。同时,可根据病情适当补充人血白蛋白。3、肾脏疾病:某些肾脏疾病,如肾病综合征,会导致大量蛋白质从尿液中丢失,从而引起白蛋白偏低。积极治疗肾脏疾病,控制蛋白尿。可根据病情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必要时也可补充人血白蛋白。4、恶性肿瘤:恶性肿瘤患者由于消耗增加、食欲减退等原因,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和低蛋白血症。积极治疗肿瘤,同时加强营养支持,可通过饮食调整和静脉补充营养等方式提高白蛋白水平。5、慢性感染:长期慢性感染,如结核病、慢性支气管炎等,会导致机体消耗增加,白蛋白合成相对减少。积极治疗感染性疾病,控制感染。加强营养支持,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均衡的饮食,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对于患有可能导致白蛋白偏低疾病的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监测白蛋白水平。如果白蛋白偏低较为严重,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同时,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改善身体的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付强 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三甲

上滑加载更多

以上医疗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必要请到线下就医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feedback@mail.3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