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慧 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 消化内科
消化道出血可能会引发缺铁性贫血、失血性休克、肠道菌群失调症、肝硬化、消化性溃疡等疾病。患者需要明确自身状况,并前往医院进行针对性治疗。
1、缺铁性贫血
消化道出血可能与胃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原因有关。如果患者存在上述疾病,可能会导致体内的铁元素摄入不足,从而引起缺铁性贫血。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硫酸亚铁片、琥珀酸亚铁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在饮食上建议患者适当进食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猪肝、猪血等。
2、失血性休克
如果患者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可能会导致循环血容量不足,引起失血性休克。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醋酸奥曲肽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3、肠道菌群失调症
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肠道内的血液会流失,而且还会影响肠道的吸收功能,如果患者不注意饮食,可能会导致肠道内的有益菌群减少,从而引起肠道菌群失调症。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酸菌素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如酸奶、香蕉等。
4、肝硬化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原因的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的弥漫性肝损伤,主要表现为肝功能障碍和门静脉高压。肝硬化患者常见的症状有黄疸、肝掌、蜘蛛痣等。如果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的情况,可能会导致肝脏的代谢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加重肝硬化。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5、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是指胃肠道黏膜被胃酸或胃蛋白酶自身消化而引起的溃疡,好发于胃、十二指肠。患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节律性的上腹痛,同时还会伴有反酸、嗳气等症状。如果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的情况,可能会导致胃黏膜受到刺激,从而引起消化性溃疡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美拉唑、法莫替丁等抑制胃酸药物进行治疗。
患者在饮食上注意保持营养均衡,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从而增强抵抗力,有助于缓解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