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虫子咬了后出现的红肿、痒的疙瘩会慢慢扩散变大

2023-10-09 20:52:48

王霞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皮肤科

蚊子、跳蚤、螨虫、蚂蚁、隐翅虫等昆虫叮咬之后会出现红肿、瘙痒的疙瘩,并且可以逐渐增大。当人体被这些虫子叮咬以后,毒素进入皮肤内引起局部反应,主要表现为在叮咬部位形成一个或者多个丘疹性、纺锤形水肿性损害。

1.蚊子:蚊子属于节肢动物门双翅目蚊科的物种,在吸血时以口器刺入皮肤,其唾液中的抗凝剂可阻止血液凝固,使其能顺利吸血并防止自身组织溶血。如果人对蚊子唾液过敏,则可能产生变态反应而致病,导致身上起小水疱样包块,常伴有明显瘙痒感。一般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炉甘石洗剂止痒,症状严重者也可遵医嘱口服氯雷他定片治疗。

2.跳蚤:跳蚤是哺乳纲中的一属小型寄生虫,多栖息于墙壁缝隙和野草间,若不及时进行灭杀,可能会通过吸血维持生命。由于跳蚤体积较小,通常不会被人肉眼直接看到,但一旦开始吸血就会出现皮损现象,如针尖大小的红色斑疹及丘疹,还会伴随剧烈瘙痒的症状。此时患者需要遵医嘱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涂抹患处缓解不适。

3.螨虫:螨虫是一种微小的生物体,广泛分布于家庭居室的角落里、地毯、床垫以及家具中。如果自身的免疫功能下降或者是居住环境过于潮湿,就容易受到螨虫感染,从而引起毛囊炎、荨麻疹等疾病,使局部出现发红、瘙痒等症状。对此建议遵医嘱外用硫磺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

4.蚂蚁:当蚂蚁咬伤皮肤时,会将含有蚁酸的毒性物质注射到人体中。这种物质会对局部产生比较明显的过敏反应,导致局部血管扩张及血管通透性增加,使得炎症因子释放,刺激皮肤,导致红肿、痒且呈现持续扩散的症状。患者可使用肥皂等碱性的物质涂抹在皮肤表面,并使用流动的清水冲淋皮肤缓解瘙痒感。

5.隐翅虫:隐翅虫体内含有一种强酸性的毒素,当其叮咬皮肤时,会将这种毒素注入到人体内。毒素会对皮肤产生刺激,引起局部炎症反应。随着炎症的发展,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中的水分和炎症细胞渗出,导致局部红肿。同时,毒素还会刺激神经末梢,引起强烈的瘙痒感。患者可咨询医生后涂抹炉甘石洗剂、红霉素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止痒的作用,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在皮肤异常期间,患者要注意做好个人卫生工作,勤洗澡,勤换洗衣物,尽量穿宽松纯棉的衣服。另外还要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定期进行消毒处理,能够减少细菌滋生。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