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 心血管内科
水下憋气导致抽搐,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屏气综合征、癫痫、血液循环异常、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导致的,可以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针对性的治疗。
1、正常现象
在水下憋气时,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血氧浓度降低,从而引起肌肉痉挛的情况。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过分担心,也不用进行特殊的治疗。建议患者可以转移到通风的地方,缓解不适症状。
2、屏气综合征
屏气综合征是指患者在屏气状态下,出现呼吸暂停和发绀的现象,可能与情绪因素、物理刺激等因素有关。如果患者在水下出现屏气综合征患者可能会出现肢体抽搐、晕厥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深呼吸治疗,也可以遵医嘱使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3、癫痫
癫痫是由于脑部神经元异常过度放电而导致的慢性脑功能障碍性疾病。如果患者存在癫痫,可能会在水下发作,出现身体抽搐、晕厥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4、血液循环异常
长时间在水下憋气会导致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下降,引起低钙血症,从而导致肌肉神经兴奋,引起抽搐。这种情况应及时进行吸氧缓解症状,平时应避免憋气。
5、电解质紊乱
如果长时间水下憋气,会导致体内酸碱度失衡,引起电解质紊乱,比如低钠血症、低氯血症、高钾血症等,从而引起抽搐,应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可通过饮食调理或者药物治疗改善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平时的护理,避免长时间地熬夜,也要避免做重体力劳动。患者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