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错构瘤是什么

2023-08-11 14:33:29

付志强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肝胆胰外科

肝内错构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可能是先天性发育异常、家族遗传、肝内炎症、寄生虫感染、基因突变等因素引起的,可导致患者出现腹痛、腹部包块、黄疸、发热等不适症状。

1、先天性发育异常

由于患者的肝脏在胚胎时期发育异常,可能导致肝脏的正常组织出现异常增生,从而引起肝内错构瘤的情况。

2、家族遗传

肝内错构瘤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患有肝内错构瘤,则子女患有肝内错构瘤的概率会比较高。

3、肝内炎症

如果患者本身患有肝内炎症,由于炎症的反复刺激,可能会诱发肝脏组织异常增生,从而引起上述疾病。

4、寄生虫感染

若患者不注意饮食卫生,导致寄生虫感染,可造成肝脏组织损伤,进而引起肝内错构瘤的情况。

5、基因突变

如果患者经常处于X射线、γ射线等辐射较强的环境中,可能出现基因突变的情况,也会增加患有肝内错构瘤的概率。

若患者肝内错构瘤体积较小,且患者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通常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定期到医院复查即可。但若患者肝内错构瘤体积较大,且患者出现明显不适症状,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如肝切除术、肝移植术等。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