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脱髓鞘疾病是什么病

2023-08-14 09:32:23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神经内科

周围神经脱髓鞘疾病是一类以周围神经髓鞘破坏或脱髓鞘病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病变可侵犯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临床表现为肢体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可伴有疼痛。

周围神经脱髓鞘疾病的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自身免疫、营养缺乏、接触有毒物质等因素有关。患者主要表现为肢体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可伴有疼痛。根据受累部位的不同,患者可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感觉异常、感觉缺失、感觉性共济失调、运动异常等。

对于周围神经脱髓鞘疾病,临床上主要通过药物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醋酸泼尼松片、地塞米松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遵医嘱服用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

同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理疗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日常生活中,在饮食上可以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菠菜、瘦肉等,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苹果和白菜等,有助于身体的恢复。患者还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也要避免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