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神经内科
吃完饭后心慌手脚发抖可能是饮食不当、受凉、贫血、心律失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原因引起的,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1、饮食不当
如果在吃饭时进食过快或暴饮暴食,可能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引起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还可能会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通过腹部按摩的方式,促进胃肠道蠕动,缓解不适症状。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健胃消食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2、受凉
如果患者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的环境中,由于身体受到寒冷刺激,可能会导致肌肉出现不自主收缩,从而引起上述情况,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患者不用过于担心,一般在保暖后可自行缓解。
3、贫血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如果患者存在贫血的情况,可能会导致血红蛋白下降,从而引起组织器官供氧不足的现象,在吃完饭后可能会加重病情,引起以上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琥珀酸亚铁片、富马酸亚铁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铁元素的食物进行改善,如猪肝、猪血等。
4、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心脏跳动的频率或节律异常,主要是由于心脏传导系统异常引起的疾病。在吃完饭后可能会加重心脏的负担,从而引起心跳加快的症状,同时还会伴有胸闷气短、头晕乏力等临床表现。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普萘洛尔缓释胶囊、酒石酸美托洛尔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还可以通过导管射频消融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主要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应激性疾病。由于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身体代谢活动加快,系统兴奋性增高,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同时还会伴有烦躁失眠、焦虑易怒等临床表现。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放射碘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及清淡饮食,有助于维护身体健康,如果不适症状持续严重,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