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容易饿是什么征兆

2023-10-09 20:53:57

施慧 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 消化内科

很容易饿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结核病、肝硬化等疾病的征兆。

1、正常现象

如果患者平时运动量比较大,或者是经常从事重体力劳动,可能会导致身体消耗热量比较多,从而出现容易饿的情况,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因为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体重减少等症状的疾病。由于机体的代谢速度比较快,所以容易出现饥饿感。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比如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等,也可以通过放射碘疗法进行治疗。

3、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其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可伴疲乏无力。糖尿病患者因体内胰岛素缺乏易导致机体不能有效利用葡萄糖,组织细胞无法摄取葡萄糖供能,只能分解脂肪和蛋白质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从而导致患者容易饥饿。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比如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等,也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

4、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患者主要表现为午后低热、盗汗、乏力、体型消瘦等全身症状。由于患者体内的能量被结核分枝杆菌分解代谢后消耗殆尽,所以会出现容易饿的现象。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比如异烟肼、利福平等。服药期间患者应按医嘱用药,不可以随意停用药物,以免产生耐药,影响后续治疗。

5、肝硬化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之一,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结节性肝硬化等都是肝硬化的常见病因。肝硬化会导致肝脏合成功能障碍,使肝脏对营养物质的代谢能力下降,导致体内营养物质不足而出现容易饿的现象。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抗病毒药物治疗。必要时还可进行手术治疗,如肝移植术等。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如果通过上述方法改善效果不佳,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