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活动度检查有哪些

2024-09-02 22:23:53

凌钦杰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脊柱外科

膝关节活动度一般是指关节活动度。如果患者出现膝关节疼痛等不适症状,一般需要检查关节活动度,以明确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常见的检查项目有屈曲、内旋、外展、跖屈、旋转等。如检查结果异常,应及时就医治疗。

1.屈曲:膝关节处于伸直状态,然后缓慢弯曲至最大角度即为屈曲范围。正常情况下,屈曲角度约为135°-145°,若因年龄增长等因素导致肌肉萎缩而使屈曲角度减小,则属于异常现象。

2.内旋:膝关节保持伸直的状态下,将脚踝紧绷并固定在一定位置上,再用另一只手握住小腿后部向内旋转,此时能感觉到膝盖有轻微移动的感觉即可。正常情况下,内旋角度应在0°-10°之间,超出此范围则说明可能存在膝关节内外侧不平等情况。

3.外展:膝关节保持伸直的状态下,将脚踝紧绷并固定在一定位置上,然后用手臂抱住小腿使其向外突出,此时能感觉到膝盖有轻微移动的感觉即可。正常情况下,外展角度应在10°-15°之间,超出此范围则提示可能患有关节软骨损伤。

4.跖屈:膝关节保持伸直的状态下,用手抓住脚掌向下按压,并且注意观察膝关节是否出现明显的僵硬感和酸痛感。正常情况下,跖屈角度应小于90°,超过该范围可能是由于神经损伤等原因所引起。

5.旋转:膝关节保持伸直的状态下,用手轻轻转动患者的腿部,感受膝关节是否有明显的异响或者不稳定的情况发生。正常情况下,膝关节能够完成轻柔的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动作,但如果无法顺利旋转或者产生明显不适感,则表明可能存在膝关节旋转障碍等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各项测试仅作为参考依据,具体诊断还需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来确定。建议存在相关可疑症状者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以便得到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